发布时间:2019-10-09 07:00:00
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规定:1。企业发行债券,发行成本大于发行过程中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的,发行成本与发行过程中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之间的差额,应当按照规定用于募集资金。(五)发行债券的目的。固定资产项目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处理;属于其他用途的,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发行费用低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取得的利息收入的,发行期间冻结资金取得的利息收入与发行费用之间的差额,作为发行溢价收入。(六)债券,在计算利息时,应当在债券存续期间摊销。
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规定:1。企业发行债券,发行成本大于发行过程中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的,发行成本与发行过程中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之间的差额,应当按照规定用于募集资金。(五)发行债券的目的。固定资产项目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处理;属于其他用途的,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发行费用低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取得的利息收入的,发行期间冻结资金取得的利息收入与发行费用之间的差额,作为发行溢价收入。(六)债券,在计算利息时,应当在债券存续期间摊销。
2、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续费或者佣金,印刷股票的费用等,减去发行股票冻结期产生的利息收入后,溢价发行应当冲减;没有或者不足冲减的部分。保险费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分期摊销。
1、资产主体:根据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
2、负债:按负债偿还期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三、共同主体:共同主体的特征是需要在其终平衡的方向上定义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根据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资本的主体和反映留存收益的主体。
5、成本科目:包括“生产成本”、“人工成本”、“制造成本”等科目。
6、损益科目:收入科目和支出科目。收入主体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入”、“营业外收入”等主体。支出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