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15 10:18:10
企业资产种类繁多,各种资产的成本也不尽相同。该方法是通过企业各项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收益率来计算无形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即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代替折现率。这是因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各种投资的必要回报率。但是,如果将企业全部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收益率直接作为无形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则会低估投资风险,折现率值较低。
(1)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
企业资产种类繁多,各种资产的成本也不尽相同。该方法是通过企业各项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收益率来计算无形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即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代替折现率。这是因为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各种投资的必要回报率。但是,如果将企业全部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收益率直接作为无形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则会低估投资风险,折现率值较低。
(2) 风险积累
贴现率由无风险收益率和基于风险的收益率组成。累加法是将无形资产的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收益率进行量化,累加得到折现率的一种方法。无风险回报率是指正常情况下的利润水平,即所有投资应获得的***率。风险收益率是指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时所获得的投资收益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部分。它是根据风险的大小来确定的,并且随着投资风险的增加而增加。风险收益率一般通过评估人员对无形资产的开发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通过经验判断得出。公式如下:
风险收益率=开发风险收益率+操作风险收益率+财务风险收益率
运用风险累积法应考虑的问题有:一是注意无形资产所面临的特殊风险。无形资产所面临的风险不同于有形资产所面临的风险,如商标权被盗用的风险、专利权被侵犯的风险、非专利技术被披露的风险等。二是如何确定折现率的内容和这些内容的比值。三是折现率与无形资产收益是否匹配。
(3) 行业平均资产回报率法
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是我国无形资产评估中常用的确定折现率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以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折现率。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可以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中获得,也可以从上市公司的统计数据中获得。由于上市公司采用开放式财务制度,财务报表经过注册会计师严格审计,所以用这种方法计算的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相对合理。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可以反映不同行业的收益情况。但是,这种方法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容易忽略行业内部的差异,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在决定企业风险的因素上有很大的差异,相关数据直接从社会和经济统计不等同于被评估无形资产的收益能力等,因此在使用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无形资产评估的折现率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并取修正后的行业平均资产作为贴现率的回报率。
(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西方**主要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折现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I为折现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RM为预期收益率;β为风险系数;α为企业的个别风险调整系数。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到的折现率也是通过计算无风险资本收益率加上风险收益率得到的。该模型确定了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定量关系,这种关系是在一系列严格的资本假设下推导出来的,例如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没有交易成本;市场是完全分散和流动的,等等,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运用该模型的条件还不成熟。我国证券市场建立时间短,发展不完善,信息不充分,效率不高,β系数的计算有一定的局限性。β系数的计算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一般只有上市公司才能计算。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由专门机构定期计算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