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30 10:18:10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创新驱动是我们的战略选择,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如何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供给是非常重要的。信用担保对保护债权的实现,促进企业债权融资具有重要作用。尽快构建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建立和运行**融资担保基金,对于推进“双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创新驱动是我们的战略选择,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如何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供给是非常重要的。信用担保对保护债权的实现,促进企业债权融资具有重要作用。尽快构建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建立和运行**融资担保基金,对于推进“双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建立、扩张、成熟、整合和转型等阶段。创新创业企业可以是普通的小微企业,也可以是一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产业(艾基、净值、资讯)。支持**创新驱动、助推“双创”的公共服务供给措施也主要集中在企业创造和生存阶段。
从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看,为鼓励和激发“双创”积极性,**先后推出了简化行政审批政策、减免税收等多项优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15年8月,《减税免税管理办法》实施,未来3年内免除小微企业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受益。2015年12月,我国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证一码”登记模式,大大简化了工商、税务、质检等登记手续。降低准入门槛,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投资热情,鼓励创新创业。
各类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机构的介入,新三板的推出,区域性股权交易场所等多层次股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资源配置服务不同的发展阶段。
好的项目,属于未来趋势产业的项目,普遍受到社会资本和政府资本的青睐。然而,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创新型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不愿过多稀释股权。因此,企业对债权的需求量大,期限长,及时性强,债权融资更为迫切。
创新创业企业基本上是小微企业,在债务融资中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发展特点违背了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中的安全原则;小微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抵押品和有效的外部担保;小微企业大多没有健全的金融体系,银行很难识别风险。这些因素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内在因素。它们完全依赖于市场的资源优化(Aiji、净值、信息)机制。他们的债务融资将面临诸多困难,严重制约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务院高层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其风险较大,原有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对此,**和地方政府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已发行或即将推出的各类发展产业引导基金、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转型升级,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银行大量动员资金,为各类企业提供多种投资渠道。比如,2015年1月和2015年9月,国务院决定设立**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40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600亿元。
政策保障能有效缓解“双创”企业融资难
从各国融资性担保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产业调整期和经济低迷期越长,融资性担保准公共产品的作用越明显。由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具有高风险、无法形成盈利模式的特点,**各国都将其定义为政策性业务,而商业担保机构并没有直接开展这类业务。
近年来,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债券提供的融资担保额度不断增加。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业务缺乏明确的政策属性,商业担保机构开展的高风险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业务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的可持续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持续性明显提高补偿担保金额连续增加,机构破产数量增加,担保贷款余额减少。
政府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解决融资性担保业务收入与风险不匹配这一制约融资性担保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已成为共识。**和地方加大对政府担保机构资本金和相关产业资金的投入,加快再担保体系建设,扩大覆盖面。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积极探索。
2016年3月17日,**发改委、**发展投资公司、中国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合作协议》,开展项目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试点工作,为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2016年5月中旬,中国银监会牵头召开投贷联动试点启动会。本行通过第三方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投资机构形成投贷联盟,以“跟随贷款+投资选择”的方式向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贷款。在此基础上,引入专业担保机构不仅分担银行的信贷风险,还通过“先贷后投、先贷后投”的联动机制,将股权与信贷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实现间接融资与资本市场的无缝对接,成为创新创业企业有效的融资方式。
推进支持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担保”在金融服务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我国融资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议**建立“**(地方)融资性担保基金”、“担保资金动态补充机制”、“融资性担保风险基金”等相关担保机制。
一方面,可以解决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后顾之忧,增强其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承载能力;政府支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也将更加明确业务定位,坚持政策导向。另一方面,通过解决小微企业日益增长的债务融资需求,融资担保可以在扩大就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双创”等方面发挥更加及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