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2 10:18:10
企业内部审计不能履行其经营专业的检查、评价和咨询职能,其合规体系的运行、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离不开内部审计体系的有力运行。目前,能发挥内部审计专业的检查、评价和咨询功能的审计方法是1+6过程审计法。
企业内部审计不能履行其经营专业的检查、评价和咨询职能,其合规体系的运行、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离不开内部审计体系的有力运行。目前,能发挥内部审计专业的检查、评价和咨询功能的审计方法是1+6过程审计法。
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化、信息化和信息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审计、评价和咨询职能已经从过去的以企业财务和内部控制为中心转变为以企业经营业务大数据为基础的以it过程为中心。过程审计应运而生,成为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一种重要而有力的审计方法!在全球的电气公司通用电气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可能存在问题的业务进行研究,包括业务流程、相关的战略和措施,以了解在经营效果等各个方面是否有改进,公司内部资源的开发利用、产品质量和服务,每年利用35%以上的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过程审核。在这里,我将详细介绍一种1+6流程审计方法,它具有更多的测试维度和更精简的功能,可以称之为企业中强的审计方法。
1、 1+6过程审计的理论基础
流程的所有组成部分可以归纳为一个统一的“1+6”标准模式,即“1+6”流程标准方法,即任何业务工作或管理工作都可以分解为“1+6”1“表示具体目标(KPI)”,“6”表示实现“1”评估目标所需的工作步骤、工作主题、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工作方法和工作记录。也就是说,基本的标准流程由六个部分组成,针对一个特定的目标,完成任何一项业务工作或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个实现步骤?谁负责每一步?每一步的具体任务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标准(如时间标准、质量标准和审核标准)?采用什么样的工作方法(如工作依据、工作组织形式、工作技能、注意事项、禁令等),需要留下工作记录的痕迹。
2、 1+6过程审核工具模型
3、 1+6过程审核方法
四性试验
系统建设充分性测试(审核):检查和测试企业各项业务和管理工作是否有健全的1+6结构体系,评价是否有一套体系贯穿于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业务流程合规性测试(审核):对“不一致”16结构体系中“6要素”的具体规定进行全流程的业务和管理行为的检查和测试,评价整个业务流程和管理行为是否严格遵循体系。
业务结果有效性测试(审核):检查16层体系中业务和管理工作的测试结果是否“真实”和“一个具体的绩效考核目标”,评价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实施结果是否有效地实现了具体的绩效考核目标。
过程设计适宜性测试(审核):检查和测试企业业务和管理工作的1+6结构过程体系设计是否“良好”,评价业务和管理过程体系的规定是否简单、实用、实施良好。
这四个方面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完整的PDCA管理循环。
在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系统构成了企业管理内容的两个基本层次,系统可分为“有系统”和“好系统”两个管理控制期望标准;行为也构成了企业生产经营内容的两个基本层次,而行为可分为“行为过程符合制度规定”和“实施结果达到具体绩效考核目标”两部分,生产经营实施预期标准采用四维预期标准作为考核评价标准。
4、 1+6过程审核实施过程
(1) 以各业务系统为单位,年初进行审计调查(问卷调查),确定年度拟审计业务,分别实施流程审计项目,确定拟审计业务。
(2) 联系被审核单位,收集与被审核业务或管理工作相关的所有系统。
(3) 进行系统建设充分性测试(审核)。
(3) 进入受审核单位,进行现场统计抽样。按照统计抽样方法,将某一业务工作或管理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审计的所有业务事件作为总样本量,抽取一定比例的样本(如10%,根据总样本量和抽样风险确定)。
(4) 进入被审计单位,现场收集被审计业务工作或管理工作成果的一系列台账和统计汇总。
(5) 在被审核单位现场进行业务行为符合性测试(审核)和业务执行结果有效性测试(审核),必要时进行每周扩展样本测试行为符合性。
(6) 进行过程(系统)设计适宜性测试(审核)。
(7) 出具审计报告,向公司管理者报告,出具审计结果和审计意见。
(8) 监督整改和审计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