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30 11:18:10
如何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已成为保持经济健康稳***展的“关键”。
如何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已成为保持经济健康稳***展的“关键”。
除了以银行为主要提供者外,以金融技术平台为重要模式的新型金融业态也在参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帮助金融机构共同构建多层次、宽覆盖、差异化的普惠性金融体系,进一步提高小微集团的融资能力。
小微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资金需求水平,每个阶段都应该有不同的平台主体服务。这也是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的必由之路。
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将小微企业贷款评估标准由“单笔贷款500万元以下”调整为单笔贷款1000万元以下,扩大了普惠金融定向减持优惠政策覆盖面。
小微企业在100万到1000万的融资范围内有一定的规模。这些企业要么是上下游实力较强的核心厂商,要么是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票据供应链,要么是具有良好的经营流程和合格的抵押物等,可以通过银行获得经营性贷款。
不仅政策辐射范围不断扩大,而且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关于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近日出台,要求金融机构减少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商业银行应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信用、真实交易背景、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闭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订单融资、应收应付款融资,无抵押担保。”
从1000万元下降到20-100万元的融资范围,德国的IPC信贷模式已经成为一些银行和私人商业信贷机构学习的主要模式。IPC模式的核心是依靠离线的信用官系统来检查企业的经营状况。然而,由于信贷人员的人力成本较高以及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IPC模型的总资产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是上限的,无法实现规模持续。
较小的1-20万元是银行规模化困难的信贷额度区间。有这种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往往采取比较个体化的方式组织和经营,如夫妻店、个体工商户等,等等,由于企业规模太小,无法提供合格的担保品,上下游企业缺乏信用背书,其财务可用性较差。
为了解决这些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以友信、普惠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平台通过金融科技改革拓宽了服务边界,提出了普惠金融实施的创新方案。
在小微企业起步阶段,大多是以个人和家庭为核心的小业主。他们的业务规模有限,资金数额不大。
友信普惠正是为这类群体提供了高达20万元的纯信用小额信贷配套服务。友信普惠之所以能为长尾小微客户服务,是因为它提出了一套解决此类集团在信贷领域信息不对称的金融技术解决方案。
与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不同,优信普惠以小微企业主为信贷主体,以个人信用而非企业信用为衡量标准,运用金融技术手段为借款人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由于个人信用数据更为规范和可扩展,可以跨行业、跨维度衡量个人信用,因此可以在数据模式下完成小微企业的小微融资需求。
在解决小企业贷款需求的过程中,实践证明以个人信用为主体的批量贷款模式更适合小微客户的特点。例如,友信普惠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人像数据,对融资需求在2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家的资金需求和特点掌握得更为准确。
友信普惠的实践表明,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一是用于小规模维修或业务拓展;二是季节性、经常性的周转,如经常性的购销、垫资等;三是,这是为了满足迫切的资本需求。相应的融资往往具有需求急、频率高、金额小的特点。
在金融科技大规模发展之前,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主往往通过民间借贷补充经营资金,导致大量不透明的民间借贷,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近年来,金融技术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提供了更低的借贷成本和更规范的专业服务。
同时,在20万元的小微企业融资规模范围内,风险可控。小微企业家的管理核心仍然是依靠自己,以个体劳动力为主要生产要素。虽然小微企业的生存率很低,但当其负债平均在1-20万元的水平时,即使企业倒闭,也仍然属于个体劳动者能够承担的负债范围。作为一个个体劳动力,他也可以通过工资去工作和履行自己的债务义务。
正是基于“了解你的客户”(KYC)原则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优信普惠公司成立8年来,为近100万名小微企业家的小额资金需求服务,平均贷款金额近8万元,其中约80%已流入实际商业领域,提高这些小微企业的生存率,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就业。